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Passengers』觀後感

20161231

2016年的最後一天,我去看了一部有一點點浪漫,不太符合邏輯,卻道出一點點人性的電影。但是,因為是年終,我還是別這麼憤世嫉俗吧,放下既有的邏輯,好好的享受這一天吧...我覺得每次跟太空有關的電影總是那麼的孤單和無助,這一部還算有點愛情和友情的成份,可以綜合一下下。

故事發展是在一艘太空船上,5000多人在休眠的狀態之中送往新世界,而男主角因為一顆隕石(很不合邏輯的情況之下)而提早了90年被喚醒,孤單地生存著一年,因為忍受不住孤單寂寞而自私的喚醒了心儀的女作家(也就是女主角),本想甜甜蜜蜜的過完餘生。事情總不能如願(不然電影怎麼繼續?)接著就上演了一場大拯救,然後就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大團圓結局。

電影裡有不少其他電影的影子,比如說The Martian ,Garvity,甚至Titanic。不過,外太空的漂亮星空(特別是那個看得到星空的游泳池),太空船裡的設備(籃球場和跳舞機),酒吧的機械Bartender(還可以聊天對話,說說人生大道理),還有最後高潮迭起的大拯救,整個劇情的安排都算是精彩的。

我想說的有:

一,有些事一個人做會很孤單,兩個人做竟是如此的甜蜜。

男主角一個人漫遊太空,看遍宇宙的漂亮,卻因為一個人玩厭了太空船裡的所有娛樂而差點厭世。在太空中無引力的漂浮,是多麼的孤單寂寞,甚至淚流滿面。後來因為喚醒了女主角,一起攜手漫遊外太空的那種甜蜜幸福,是很大的對比。甚至讓觀眾跟男主角一樣暫時忘記了他的自私,也跟他一樣以為那會是幸福的開頭,並且可以持續下去。

原來,人類真的是群居動物。有些事或許需要一個人去完成,但是有些事兩個人一起手牽手去做會更有感覺。

PS:同時也帶出了,男人是視覺動物,一眼看上女主角,掙扎了許久還是決定喚醒女主角。女人果然是感覺的動物,朝夕相對愛上了男主角,再恨(還打了他一頓),最後還是不捨得他死去。

二,自私的人性

雖然電影沒有著墨太多,但是在男主角掙扎要不要喚醒女主角的時候有稍微的帶到了,也藉由後來醒來卻很快就逝世的太空船船員的口中帶出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概念。

但是從這個自私的人性之中,卻也帶出了另外的一個訊息:

三,活在當下

如果,需要在沒有人的孤島上度過你的餘生,你要繼續怨天尤人嗎?還是要好好活著?如果你什麼努力都試過了都還是於事無補,那麼你要怎麼過你的一生?

男主角選擇了喚醒女主角,心裡難免有愧疚,但是卻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可說是夢想成真。後來也向女主角坦承了自己的自私(很美國式的勇於認錯)。後來的後來也因為不要整個太空船的人一起斃命而差點犧牲自己(雖然有很多不合邏輯的情節,比如說:隕石居然射入太空船中,還有他明明窒息了都可以救得回來等等,但是我們都姑且放在一旁吧~)拯救了5000多人。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活在當下”。

這是男主角的部分,女主角的部分,讓我看到:

四,如果有一天有個人幫你選擇了你的命運,你該順應宿命嗎?怨天尤人的過完接下來的下半輩子嗎?還是好好活在當下?

女主角本來一心想要前往新世界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些新際遇,然後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idea寫書。卻在發現自己的命運是被男主角“人為”的提早89年結束休眠而醒來,她痛苦不已,責怪男主角自私自利,甚至對男主角大打出手。然而,這卻對她的人生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陷入了憎恨的痛苦。

後來,她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愛這個男人,甚至害怕這個男人死掉(究竟是因為愛而害怕這個男人離他而去,還是害怕一個人在太空船中過餘生呢?我們還是別去討論吧~)。這麼巧,她得到了一次“選擇”的機會,選擇進入休眠狀態而繼續她原本的計劃呢?還是要順應男主角為她做的選擇?...你猜猜看她選了什麼?

五,再次要提到的是:人,果然是群居的動物。要一個人過90年確實是好可怕的事情,我想我也會有想自殺的念頭吧...而且還是死在外太空裡,多麼浪漫的事呀!?

然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真的是你想做的選擇?還是你覺得自己別無選擇?我覺得,我們都不是別無選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沒有選擇”這條路,才會這麼覺得。

今天如果男主角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電影當然不可能這麼演,這樣下去就沒戲唱了咩~),那也是男主角的選擇,也就不是別無選擇了。

嗯...雖然說要感恩我還有看電影的“選擇”,我還是要小小吐槽一下下那些不合邏輯的事:

一,一艘幾億美金的太空船怎麼可能被一顆隕石給毀了?

二,人只要缺氧3分鐘應該就回天乏術了,怎麼男主角在外太空被拖回來還可以被女主角半拖半拉的上了治療台,還可以救得回來呀?

三,太空船的火應該是非常高溫的,男主角被火這樣沖個半天都還可以活著,是超人的狀態了吧?那件太空服是不是也太猛了?

四,既然船艙的設計是讓人們提早4個月醒來,那麼裡頭的食物和飲料應該是有限的吧?怎麼可以供應男女主角這麼久呢?(不過最後那幕他們好像有開始耕種一些植物)那氧氣咧?水咧?陽光咧?

五,男主角小小一個技工,居然可以修理高科技的太空船?

嗯...我是不是有點over了?哈哈哈...總的來說,我是覺得我看了一齣不錯的電影啦~(還是要兜回來)不過,說到最後那一幕,其他人在“正確”的時間醒來的時候看到的是佈滿植物的大廳,還有機械人在收割植物(不知道是番茄還是蘋果),畫面是很happily ever after的。


資料來源:
http://www.fortressofsolitude.co.za/2016/09/passengers-movie-trailer/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SING』觀後感

20161228

基於這整週都忙到至少晚1小時才下班,昨天我刻意的買了6點40分的電影票,逼自己準時下班。雖然趕得我氣喘喘,但是可以準時下班,8點半就看完電影回到家的感覺其實還蠻爽的呢~哈哈...

OK,回歸正題:這部以動物為主角的動畫,我只能說平平無奇了無新意,不太像給小孩看的,也不太像給大人看的。不過動畫裡的美聲好歌連連,算是多少值回票價。

故事情節很一般,先是落魄,然後新點子,然後潦倒,然後被鼓勵,然後翻身,最後就找到財主完美句點。裡頭打了“親情”和“勇敢面對自己”兩張牌。

無尾熊先生勉強經營差不多快倒閉的劇場,從充滿希望,到希望破滅,到後來被激勵,最後完美結局,帶出的是“只要努力必能成功”的正面訊息。同時也有帶到無尾熊父親為了他小時的願望而以洗車賺錢為兒子圓夢的親情式的偉大。

大象妹妹本來很內向,即便家人都全面支持和鼓勵,卻還是一上台就怯場無法發揮歌唱魅力,到後來被激勵到在台上載歌載舞完美表現自己的能力,又是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正面訊息。

豬媽媽毅然放下25隻小豬(我沒記錯吧)和家務,去實現自己的歌唱夢想,從害羞害羞的不懂得跳舞,到後來穿上閃亮的舞衣在台上大放異彩,超級吸睛的,再來一個“別因為生活的瑣碎而忘了自己的價值”的正面訊息。

刺猬美眉因為迎合男友而淹沒自己的才能,在失戀的悲痛力量之下,發揮自己作詞作曲的才華,在台上唱得淋漓盡致,更是一劑“只要你想做沒什麼是做不到”的強心針。

還有,沒有什麼信心的黑猩猩弟弟,因為喜歡唱歌而跟罪犯爸爸鬧翻,最後爸爸長途跋涉的跑來給他一個支持的擁抱,絕對是一個“家人是你永遠的擁護者”的正面訊息。

就這樣,在許多的美聲和好歌中,大家都勇於面對自己,大膽發揮才能,在那個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讓動畫畫上了完美的句點。結束。

是不是有100千的獎金似乎已經不是這麼重要了(除了那隻小白鼠“紳士”之外)。你,是不是也認同呢?(話說那隻小白鼠後來也找到了真愛嘛~而且還是在舞台上排除萬難的演唱,還是很正面的嘛~)

有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點:

一,豬媽媽為了兼顧家裡,靈機一動發明了機關打理家裡,還可以一一照顧孩子和豬丈夫。

二,無尾熊先生為了籌錢開始效仿爸爸替人(動物?)洗車,居然是穿著泳褲全身沾肥皂泡沫在車上抹,而他的好友羊富二代也下海幫忙用身上的羊毛將車子擦乾。

三,200多歲的老員工變色龍奶奶的假眼珠常常彈出鬧了不少笑話,送咖啡的時候會在半路會因為口渴而喝掉,或者緊急關頭打噴嚏,或者教鋼琴教到一般呼呼大睡等等。(這個假眼珠的梗讓我想起電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裡的一位海盜)

好啦~別太苛刻的話,這一部動畫還算可以啦~


資料來源:

http://www.traileraddict.com/sing-2016/poster/1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你的名字』觀後感

20161210

從看了預告片之後就暗暗下定決心非看不可的日本動畫,我今天總算看到了。而且還長途跋涉的去到了一年沒去一次的谷中城看,算是誠意十足,哈哈~

我是第一次看新海誠的電影(動畫?),不知道裡面他有沒有加入曾經作品的元素,但是故事主軸並不是陌生的元素,簡單一句就是時空交錯的愛情,好萊塢的電影也早用過無數次了。只是這一次的敘事方式有點跳耀式,一下男主角一下女主角,但是我個人覺得不難懂(不需要用太多腦力),因為要到很後面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住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不過幸好沒有太錯亂。

動畫的一開始是用旁人的反應帶出男主主角的靈魂交換,讓住在小鎮卻想去東京生活的女主角與就在東京生活的男主角交換靈魂,而且還是一下換來一下換去,兩個人還可以透過手機來溝通。動畫裡沒有太多的旁白交代這些交換,只是用主角的聲音和旁人的反應,就輕輕的帶到了。

到中間才發現原來兩個人不只是靈魂交換,還跨越時空。到尾聲才發現原來這一切的安排是為了讓全鎮的人逃過一場彗星墜落的災難,果然少不了日本人的精神,在小我的愛情之上有著大我的拯救世界(全村人),兩個人努力的在彗星撞上來之前忙了一場。不同於一般電影的設定,歷史被改寫了。但是兩人也忘了彼此的名字。就是如此,兩人不知不覺產生的情愫變得特別有味道。

可惜的是每一次的交換以後會讓記憶變得模糊,連對方的名字都不會記得,猶如一場夢,於是本來是開始一段關係的一句話:“你的名字?”,變成了最浪漫的一句話。

動畫裡的畫面很漂亮,風景都像真的一樣,鏡頭的設計也比照電影的真實,非常細膩,非常到位。感情的部分更加不在話下,男生變女生,女生變男生,多少有些笑話,卻又這麼的真實。我個人特別喜歡兩個人在不同空間相遇的那幕,寧靜的湖是背景,兩個人釐清了一些事,卻還來不及寫下彼此的名字就消失了,跌落的馬克筆讓我的心也有掉落跌碎的感覺。這樣,帶出了男主角在女主角手掌心留下的“我喜歡你”,更是甜到骨子裡了。

另外,女主角去找男主角的時候,男主角還不認識她,她一整個心碎(還剪斷了髮),留下了綁頭髮的結繩,男主角居然當成護身符綁在手腕上,我覺得就像月老的紅線一樣,牽著兩個人的感情...也在後面帶出了男女主角的邂逅。

而遲鈍的男主角一開始還沒發現自己愛上了“最親密”的女主角,反而由他本來暗戀的前輩說出“我覺得你有喜歡的人”讓自己醒悟,不像女主角這麼敏銳的發覺自己的情感,還毅然的搭車去東京找男主角。

我本來以為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動畫,看完之後卻覺得心裡掉了些什麼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卻久久散不去,就像男主角說的“我好像想要找些什麼,但是是人還是地方”,就是說不上來的感覺。有點空空的,卻有點滿滿的。最後兩人擦身而過,男主角鼓起勇氣問了一句“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兩個人就這樣相視而掉淚,再問“你的名字?”,讓我心都揪起來哦~真虐心啊!人生中有沒有一些時刻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找些什麼,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就是那樣患得患失的感覺,而又有多少人還繼續堅持呢?又有多少人這麼幸運在電車開動的時候遇上了那個似曾相識的那一個人?

電影結束之後,我也想看看自己的手腕上綁的紅線連接到誰的手腕上,我又還記不記得他的名字呢?

啊~還有,當有災難預言的時候,你是相信還是不相信呢?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累的是身體還是心?

20161113

我發現,當心情不好不小心透露出來,被別人問“怎麼啦”的時候,人會不自覺的說“累”,但是其實歸根究底,究竟是哪裡累?心理累還是生理累呢?

生理累,可能只需要好好的休息,就可以復原了。要是心理累,要做的可能就沒這麼簡單了。可能需要一個熱水澡,可能需要一頓甜點,可能需要一個按摩,可能需要一些鼓勵的話語,可能需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有時候自己心裡知道是心情不好,但嘴裡還是說“累”...究竟是自己真的分不清楚,還是不願意多說?或許自己分得清楚,但是要一一說出來就真的太累了。又或自己還沒分得清楚,但是要一一釐清就更加是累上加累。

於是,假裝自己是生理累,假裝自己只需要好好的睡一覺,假裝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這樣...就這樣...就這樣...

2016年11月5日 星期六

給你的一封信

20161105

親愛的你,

你還好嗎?一整天站又不是,坐又不是,躺又不是的。昨晚的任性讓你受苦了嗎?

謝謝你從以前就包容著我的胡鬧,陪著我一路走來。我曾經熬夜酗酒飲食不定時,你都為我一一吸收了。如今,我感受到了我跟你都不年輕了,這些揮霍青春的事你我都漸漸無法承擔了。

於是,一個晚上的熬夜,讓你坐立難安,甚至還得去拜訪醫生才可以鬆一口氣。我知道的,我清楚你為我的付出...很抱歉,我還是如此的孩子氣,存著如此的僥倖,總覺得可能這一次你沒事的,然後又一次,又一次。

我突然醒覺,原來偶爾你也是會發出很微弱的訊息,告訴我你的不適,是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對不起,親愛的,請你原諒我,我會努力的改正這些不良的生活作息,好好的疼惜你...

請你一定要健健康康的陪著我,到我壽終正寢的那一天...

愛你的,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The Secret Life of Pets』觀後感

自從看了預告片,我就一直念著(也唸著)要去看這部動畫。總算等到它來到馬來西亞上映了,卻重重的讓我失望了。朋友問我是不是帶太高的期望入場,我想這樣逗趣的預告片,觀眾很難不帶期望入場吧?這幾天聽到電台DJ介紹電影的時候也提到動畫裡毫無驚喜,網路上的一些影評也都提到大失所望,我想,我只能說它的預告片剪得太棒了。

首先,故事情節完全不強,換句話說主線情節很弱,很簡單的就是新狗狗來到家裡,兩隻狗狗爭寵,後來兩隻家犬流落街頭,最後盡釋前嫌言歸於好,一起回家跟主人相親相愛。當然,中間有斷斷續續的訊息,比如說:不要遺棄寵物,寵物也是有感覺的,等。然而,根據預告片看來,我本來還以為可以看到寵物在主人不在的時候如何過時間,那樣看起來比較可愛,哪知道只不過用了影片的前一小段的時間匆匆帶過而已,讓我失望了。後來主角和配角們都被帶下了下水道,還以為會在下水道有多些有趣的地方,可惜的還是一樣很淡的帶過了。

新狗狗Duke在舊狗狗Max的鼓勵之下,回去找之前的主人,卻發現住在熟悉的屋子裡已經是陌生人了。原來的主人早已經逝世了。我想,這個是告訴我們說當我們擁有的時候要好好珍惜,否則一眨眼就會消失了。

中間有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就拿Max和Duke闖入熱狗工廠如同進入了天堂一樣,狂吃香腸這一小段。我個人覺得很窩心,我想,這個是所有狗狗的夢想吧,呵呵~可惜的是跟劇情有點扯不上關係,連貫得有點勉強。

我想,最值得讚賞的部分是片中的動物們還是很有動物的原型,雖然有擬人化,但大部分還是讓我們進入寵物的世界而不是把寵物變成人類。所以裡面有狗狗按耐不住對球的喜好、貓咪對於雷射筆的迷戀、狗狗不捨得主人離家、貓咪不屑主人歸來、狗狗喜歡啃樹枝等等。對我而言,也算是比較有趣的部分。不過,也有一些太過擬人的部分,像寵物會裝死劫持捕狗隊的車子、寵物開車等等,就有點too much了。

我想,這部片子說要給孩子看,又有點沉重,畢竟棄養和下水道和主人離世和寵物爭寵的故事情節是不是真的適合孩子?如果是要給大人觀看的,卻又太過表面,因為所有的訊息都是點到為止卻又搔不到位,是有點可惜。

故事簡介:

Max(Louis C.K.)是一隻聰明伶俐的小㹴犬,自以為是他主人的心肝寶貝和生活重心,但是當凱蒂帶回一隻邋裡邋遢、毫無社交能力、全身都是雜亂長毛的雜種狗Duke(Eric Stonestreet)之後,他養尊處優的汪星人生活就徹底瓦解。當這對從一開始就不對盤的狗兄狗弟流落在紐約市的險惡街頭時,他們必須拋開對彼此的成見,同心協力對抗一隻毛絨絨但是卻奸詐狡猾的小白兔Snowball(Kevin Hart),打敗這隻小白兔招集的棄養寵物大軍「寵物革命咖」,然後趕在晚餐開飯之前回到主人身邊。

資料來源:

http://despicableme.wikia.com/wiki/The_Secret_Life_of_Pet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F%B5%E7%89%A9%E7%95%B6%E5%AE%B6_(%E9%9B%BB%E5%BD%B1)

http://www.imdb.com/title/tt2709768/fullcredits?ref_=tt_ov_st_sm

http://www.imdb.com/title/tt2709768/?ref_=ttfc_fc_tt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導火新聞線』觀後感

我是被電影的預告片所吸引的,最大的吸引力當然是“傳媒”這兩個字。第一,我是傳播系畢業;第二,我也曾經當過充滿夢想和熱血的傳媒人;第三,對於如此精彩的劇情,喜歡電影的我又怎麼可以錯過呢?

還好,預告片沒有騙太大,電影並沒有讓我失望,雖然中間有不少劇情有點不太符合我的邏輯,結局也有點敷衍了事,但是裡頭的訊息是我喜歡的,就讓他得過且過吧~

電影的開場用了很多回溯來交代一些劇情,比如說四小強和皇阿瑪。我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是要交代『導火新聞線』連續劇的劇情,然後才可以帶到電影裡面。但是我想那段回溯最有用的地方就是讓我們明白到四小強(三強?)一直以來的處事風格,雖然會用“非常手段”但是卻不算是喪盡天良。

來~說說我收到的訊息:

一,媒體的定位

究竟媒體是擁有監督權力的第三權?還是只是滿足大眾好奇心的工具?方凝和阿咩說了一句很值得目前媒體去思考的話:究竟媒體應該要去滿足觀眾的需求還是要去把對的觀念滲入群眾?

在這個新聞娛樂化的世界裡,是不是嚴肅的新聞不再吸引了?是不是所有的新聞都得搞得跟猴子耍把戲一樣才會有人點閱?是不是點閱率就是銷售的全部?就像我們現在的網路新聞一樣,每一個標題都要那麼的浮誇那麼的轟轟烈烈,是不是一定要這樣不真不實才可以吸引到點閱率?如此的不真不實“做”故事還保有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嗎?當新聞失去了真實性和客觀性,那麼新聞的存在意義又在哪裡呢?

就像電影中的閃報在訪問的過程中,一直引導著智叔去生氣,甚至仿佛希望智叔可以失控殺了高健仁,那麼他們才可以得到最快最獨家的資訊一樣,卻忽略了人性和人權。就如他明明看到小女孩在危險的鐵架下即將斷命,他也可以架好相機準備捕捉那一幕,完全忽略掉了人命關天,救人要緊。這樣的觀念究竟是傳媒的嗜血性呢?還是社會的喪失天良?

另外,閃報也是帶出了隱私權這件事。這個社會是不是就真的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錢可以讓陌生人進入停屍房去拍攝死者的遺容?進而大剌剌的公布在網路新聞上?這也是我常常深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我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老師說過我們不可以刊登令讀者感到不舒服的畫面,比如說太血腥或太殘暴的畫面,或者是太細節的報導比如說綁架或自殺等等。但是,我最近在網路媒體上頻頻看到讓人不舒服的畫面,比如車禍或傷口等等畫面,還用動畫繪聲繪影的敘述自殺的經過等等。究竟是我們沒了法律的約束?還是網路媒體不聽教呢?我們的道德倫理觀究竟怎麼了?


二,法律的存在意義

在電影裡面,心力交瘁的爸爸智叔單純只為了要替被姦殺的十七歲女兒討回公道,卻揭開了一罪不能兩審的悲哀,也就是說同一個人不可以被告同樣的罪,比如說高健仁被告姦殺罪名不成立,所以接下來智叔就不可以用同一個姦殺罪來告高健仁。電影中解釋了那是為了保護人民不要被不法之徒而騷擾,但是相對的卻庇護了不法之徒。讓我不禁在思考,究竟法律是為了保護老百姓,還是為難老百姓?究竟法律是為維護市民的權力,還是偏袒有錢人的勢力?


三,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恆持飢渴,永保愚傻?
追夢若饑(對於夢想非常“飢餓”),執著若愚(執著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執著到愚蠢)?

據悉這句話來自於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對於這句話的中文翻譯,網路上有不少的爭議。在這部電影裡頭他們運用了這句話,先是CEO用來督促方凝關注點閱率這件事,後來被方凝用來表示媒體的“正確”價值觀。

對我而言,照字面的意思應該就是差不多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媒體要像飢餓的動物一樣追新聞或資訊,但是在獲得資訊之後又得像傻瓜一樣虛心找出他的真實性。我想,我們的人生也不過如此:求智若饑,虛心若愚。且不論這是不是Steve Jobs的真正用意,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們在人生裡不斷的追求進步,然而追求到了想追求的東西時又不會自大,反而虛心的繼續學習。我想,這個才是“健康”的吧~


四,新聞網路化和低頭族的力量

以目前的低頭族人口看來,紙媒確實滿滿的落沒了,大家都習慣上網看新聞上網搜尋資訊,甚至連雜誌也都可以上網看了,(話說最近連唱K也可以用手機唱)仿若手機無所不能。新聞自然也得網路化,雖然說還是需要記者們和攝記們去跑新聞,但是網路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我覺得新聞網路化是時代的進步的象徵,但是卻不代表要喪失良知和道德倫理。

由於網路的自由,很多網路新聞的都沒有獲得完整的“認證”就可以傳播出來了,特別是像電影裡所提到的需要搶頭香的心態,所以也不會有太多時間去確認事情的真實性。所以,我覺得在新聞被網路化以來,新聞的價值就變得越來越弱了。

另外,電影裡面提到說“我要看看低頭族是不是有這麼大的力量”,後來的壯觀畫面當然也回答了這個問題,然而我也的確同意網路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但是,力量有在,持久性卻不高,我想這也不外乎是人性,當熱血沸騰的那一刻,大家興致勃勃的走上街頭,或在網上做網路法官,但是一天兩天三天,反應的溫度會逐漸下降,然後多數都是不了了之了。

雖然電影裡頭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反應,因為閃報得總編輯突然裸辭,然後特首突然點頭同意修改憲法,一切似乎都完美結束了。唉~這就是戲不足神仙湊的草草了事,浪費了前面那麼多的鋪排,可惜呀可惜~


電影的主線故事性還不錯,所以我也就不談裡頭一些不合邏輯的劇情,比如說智叔的老婆駕的小巴失控的過程、輝爺可以輕易的混入電視台,甚至有能力去見特首的代言人等。雖然結尾有點讓我失望,但是整體來看還算是值得一看的電影。


----------------------

『導火新聞線』故事簡介:

原本是香港電視網絡所製作的社會新聞電視劇,由梁小冰、周家怡、楊淇及王宗堯領銜主演。 故事內容圍繞一份免費報紙的新聞工作者,是繼陳嘉上執導的電影《A1頭條》後鮮有以港聞版傳媒作題材的影視作品,主要探討香港傳媒的生存價值與職業道德,讓觀眾反思新聞報道取捨的背後邏輯,亦反映傳媒工作者不為人知的辛勞,包括冒着生命危險報道真相。 劇集口碑甚佳,分別得到觀眾以及新聞工作者的讚賞, 為港視開台而來收視最好的劇集之一,形成香港觀眾追看的現象。並同時獲高登票選全年最佳電視劇集。 《導火新聞線》電影版將大量採用原班人馬, 務求保留故事原味。

導演:方俊華
演員:王宗堯、周家怡、楊淇、吳孟達、龔慈恩,等等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荷爾蒙又來攪局了

20160823

情緒起伏有點明顯...

可以因為學生的天真而大發雷霆...

情緒起伏有點明顯...

可以為了狗狗護主活活被火燒死而流淚...

情緒起伏有點明顯...

可以為了一首歌曲而低落...

查看了一下日期,又是荷爾蒙作祟的時候到了...

情緒起伏確實有點明顯... ... ...

暖流

20160822

一如往常的,我透過電話和email和WhatsApp協助了一個焦心的媽媽,為這個學生做了該做的。

今天,學生跟媽媽一起來了。把表格填好,文件都準備好了之後,學生媽媽把我拉到一邊大略的說了家裡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私事,希望我可以做額外的幫助。然而她所提出的也不過是一些舉手之勞的要求。我也一一滿足了她。

離開之前,她用力的握著我的手,謝前謝後謝左謝右的,讓我都開始覺得耳根子有點熱了。

離開半天之後,在我忙到天昏地暗之際,收到了她的訊息,再次道謝,我禮貌的回覆希望學生可以好好享受大學生活。她的回訊讓我心裡升起了一股暖流,她說:她已經8年沒有看到她的兒子的笑臉了,剛才她看到了。

就是這一種無可言語的感覺,讓我可以很堅持在客服的路上繼續走著。很多人說客服的地位很低,也有人說客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的,更加有人說客服沒有什麼用。隨你們怎麼說,我只需要這樣的簡單的“肯定”,就可以讓我繼續走得更遠更穩。

這些日子我很忙,忙到好累,但是我的心暖暖的...在妳謝謝我的同時我倒是要謝謝妳,讓我可以繼續堅信客服的重要和美麗。

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玩家?

20160810

話說最近pokemon風靡全球,我也參上一咖玩到了level 7,身邊有不少人都正經八百的告誡我別上癮啦小心人身安全啦之類的,甚至還有人直接開罵說我不該沉迷這種遊戲,還斬釘截鐵的說我一定會上癮。我都一笑置之了,心裡只有一句OS:“你們不懂”。

這些迫不及待對我苦口婆心的人們,我謝謝你們的關心。或許你們不懂,我曾經是gamer,甚至還當過game master,對於線上遊戲(或手遊),我看透的程度不是你們所能夠明白的。

我捫心自問對於遊戲的自制能力是有的,畢竟,我玩遊戲的第一原則是絕不會為了遊戲而花錢(所以我不可能reload)。我面對也處理過不少玩家,非常清楚遊戲只是一種消遣。自然不會影響工作,更加不會影響生活。我玩過的遊戲無數,有線上,也有單機,手遊更是不在話下,各個類型都嘗試過,從來都沒有因此而荒廢人生。你們實在是多慮了。

看了台灣藝人宥勝分享的文章,提到了他玩了一陣子就刪除了,原因是因為他個人察覺到自己會上癮,同時也指出那些沒玩的人正氣凜然的指責玩pokemon的人,卻是憑什麼罵呢?說得是,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有沒有上癮呢?(莊子說的: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快樂呢?)我佩服他的自我覺察,更欣賞他的急流勇退,這是我分享他的文章最大的原因。然而,卻引來了想玩卻害怕上癮,還大言不慚的指著我說“你一定會上癮”的“法官”朋友在文章下留言。

我不小心在鍵盤前冷笑了。噢~抱歉~你會上癮可不代表我也會跟你一樣喲~傻孩  子,你可以不玩,但是我不需要你的judgement。我可以照顧我自己,因為我懂我自己,謝謝你的雞婆,不過,No! Thanks! 我不需要你的關注。

By the way,就算我有一天真的上癮了,也是我的選擇,我自己為我自己的人生負責,不用你瞎操心。有閒時間的話,去好好思考一下你自己的人生吧~

鞠躬,謝謝。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Pokemon我也來Go一下

前兩天馬來西亞的Pokemon Go推出了。我也追上潮流下載了,哈哈~

才兩天的時間我就抓了10隻神奇寶貝了,而且在還沒開始register之前我就已經先上網找了一些資料,所以我的第一隻就是皮卡丘,哈哈哈哈...

碰巧週六日有上班,我在上班前和下班後都在校園裡面跟學生們一起走來走去做了不少運動,為的是抓多一些pokemon,同時也在校園裡的pokestop收集不少pokeball,嘻嘻~

最大的壞處就是,手機總是沒電,這遊戲也太吃電了吧!!

以下分享一些我所抓到的pokemon,哈哈哈哈...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今晚有點低

20160801

聽senior說了一些佛法之後,我突然承認了一些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面對的事實,說了出來的當下有點舒了一口氣的感覺,但是隨後就是排山倒海的情緒抽屜翻箱倒櫃。

一路開車回家有點吃不消的低潮。明明已經超過了設定的睡覺時間,還是埋頭在Nano Block裡頭,硬要做了好幾個步驟的block才甘願放下。原來在疊積木的時候跟畫禪繞的感覺是類似的,可以放空,又帶著一點點入定的感覺。

等到把自己拉回現實的時候,心情已經稍微平復了。若不是因為這幾天不適宜喝酒,我想現在來一罐黑狗啤或一杯威士忌,可說是最佳時機吧~

洗個澡,好好的睡一覺吧...我不是基督徒我不禱告,我深信情緒需要自己去處理,不論是神還是佛都救不了我,就像佛祖也站在雨中的道理是一樣的,凡事還是得靠自己。

求助無罪,但是今晚的我只想保留給自己,情緒抽屜還沒整理好也無所謂,我想就讓他亂吧~畢竟我也是凡人一名。情緒無罪,只是因緣巧合,就發生了。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Jason Bourne』 觀後感

我一直到看完了電影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系列的電影,而我在沒看過第1到第4集的情況之下看完了第5集,哈哈~看來他的故事連貫性不太強,我看起來也沒有突兀或不明白的地方,也許我很擅長“自圓其說”吧~哈~

我想,現在secret agent/諜中諜系列的電影非常受落,從James Bond到Mission Impossible到The Man from U.N.C.L.E. 都是大受歡迎的電影。

然而這樣的電影情節不太有新意(也可能是第五集了啦),也就是看起來很厲害的agent Jason Bourne(可能前面那幾集有提到他為什麼很厲害吧~)在尋找身世和父親之死的過程,當他發現原來是被頭頭所操控,他用了整部電影的時間來揭發。

電影裡有槍擊駁火,街頭軋車,還有貼身搏鬥,算是有大場面大爆破的大電影啦~其中最後那一場軋車根本就是完全漠視路上的車子,甚至逆向行駛都旁若無人,兩個人就這樣撞來撞去還衝進建築物裡,看到我下巴都掉在大腿上了。Jason Bourne和Asset那一場肉搏更是精彩,完全沒有配樂,更是沒有對話,一整個很乾淨很純粹的肉搏,是生死一絲線牽的肉搏,不管是個人恩怨還是工作所需反正就來一個了斷,雖然看得出來兩個人千絲萬縷的情仇,但是鏡頭和背景卻是相對的簡潔,最後的一個動作就結束了這一場肉搏,如同一般的agent作風,瀟灑的離去,只差沒有拍拍屁股而已。

當然,大牌有Mat Damon,還有演技很不錯看起來很熟眼的Alicia Vikander,還有來自Man In Black的Tommy Lee Jones ,都是熟悉的臉龐,演技一個比一個出色。還有我喜歡的Julia Stiles ,雖然鏡頭不多,出場沒多久就死了。我最不明白的是,漂亮的IT高手Alicia(電影裡叫 Heather)為什麼要全程用鯊魚夾呀?雖然掩飾不了她的亮眼,但是每每有了背後的鏡頭,總是覺得是不是化妝師忘了set她的頭髮呀?畫面確實有點缺陷。

說到這位年輕的IT強手,我始終還是要用一句老話:薑還是老的辣,因為不管她的電腦知識再強,再想用共患難來套關係,卻仍然不敵老薑Jason Bourne的慧眼,不過也驗證了老頭頭Dewey所說的“you don't know who are you dealing with”。而Dewey的只手遮天被看透同時被揭發,最後還被槍殺,只能說他老馬失足啦~(或者是惡有惡報?)

娛樂性算是蠻高的電影,值得票價。

海報乍看之下,Mat Damon有點像Leonardo Dicaprio耶...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20160731 掰掰七月

20160731

不知不覺,七月就這樣過去了。不知不覺,我也連續寫了31篇文了。不知不覺,生日也就這樣過去了。不知不覺,真的就這樣不知不覺。

2016年也就這樣過了一大半了。回頭想想,今年年初是不是有什麼新年展望,現在是不是已經實現了?還是在實踐的“途中”?可惜的是,我居然想不起來我年初發了什麼願...回去翻了一下自己寫過的文,唯有在三月的時候寫了一篇新工作新願望的文章有提到,呵呵...那就來核對一下吧~

那篇文寫道:

一,繼續做自己
二,學習放下
三,看更多的書(放下臉書)
四,多說英語
五,學習新東西(工作上和生活上)
六,多寫點東西
七,繼續愛自己

我想,目前的我確確是實有在做自己和愛自己,第一和第七打勾,持續下去吧;目前的工作也讓我有多說英語的機會,第四項打勾;第六項的多寫東西我也在七月的時候實踐了,打勾,要畫星星,持續下去;我最近開始學新語言,也在工作上努力學習新技能,第五項打勾;放下這件事算是一輩子的功課啦~嗯...這麼看起來,只有第三項沒有做到,畢竟最近的我非但沒有多看書反而變本加厲的做低頭族。繼續加油吧!

七月,還剩下不到一小時。我想許下生日願望:
該結束的徹底的結束,該愛的好好的去愛,該做的義無反顧的去做,該面對的也勇敢的面對。如果不能一直快樂,也至少保有平常心。明年,繼續愛自己,繼續放下,繼續做自己,繼續活著。多增三項: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喜喜樂樂。

2016年的7月,掰掰了...

20160730 出路

20160730

看到這個圖的時候,我想到的是王菲的那首歌:出路。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在尋找出路。做學生的時候的出路就是成績及格然後畢業,畢業之後的出路就是找到一份工作,工作的時候的出路就是找到價值...

我們的一生都在尋找出路。



我特別喜歡這句Way Out,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個Way字。很多人都會spell錯的Way。我就是喜歡的 my Way...


20160729 可愛的圖標

20160729

大概是從讀傳播系開始,我對廣告或任何視覺的設計都特別注意。平時我特別喜歡有創意或有特別設計的圖標。

這一次,我在某酒店看到了很可愛的圖標:




是不是很可愛咧?呵呵...

2016年7月27日 星期三

20160728 生日禮物 之 胡說布

20160728

給自己買了禮物之後,一直都沒有時間拼,結果看著那一大盒令我亢奮的nano block,卻無法發揮。

今晚,故意不看時間,毅然的把胡說布拼出來了~

登登登登~ 請看圖:


胡說布是Luffy的夥伴之一,他雖然不強,人又消極,但是在還沒找到佛蘭奇之前,他是負責修理梅里號的。他的武器是射擊,有各種不同的“子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是一個極度膽小和消極的人,但是他卻很愛吹牛,所以才會叫胡說布。

然而,魯夫就是喜歡他的吹牛。魯夫曾經說過:“我不會吹牛,所以我需要胡說布”。

可惜的是這個Nano Block沒有表現出胡說布最經典的長鼻子...不過倒是有附上武器,呵呵...


20160727 會唱歌的卡片

20160727

如我之前所提到的,我喜歡實體卡,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使用虛幻的東西太多了,Facebook的祝福,WhatsApp的溝通,Line的分享,好久好久都不再有實體卡和書信來往了。

生日過了快一個禮拜,突然在信箱裡找到這一張生日賀卡,最驚喜的是它會唱歌,呵呵~

我記得,在我還很常選卡購卡寫卡和寄卡的年代,音樂卡片是很貴的咧~

謝謝你啦~我的老朋友!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20160726 拿掉專業,你還剩什麼?

20160726

今天跟夥伴談起了“把你的專業拿掉,你還剩下什麼?”,他說他有點迷思,因為他最近在思考他的存在價值。

因為他分享他的迷思,引著我也開始思考,不過這不是我第一次去思考這件事。我想我會想用慶幸這兩個字來形容這件事,因為我很清楚我的工作(或說職位)很容易被取代,讓我很早就開始思考存在的價值了。

我常說的,我在這個行業裡就像是大機器裡的小螺絲,壞了掉了永遠都可以很快速的被取代,沒有誰沒了誰而生存不下去的。

然而,我的存在價值當然不應該來自於這一份可以輕易被取代的職位,而是我的內在我的長處。夥伴在質疑助人這件事的“價值”,我卻著重在“自我價值”這件事。

最近的我,學會了更坦白的面對自己,努力不再因為要被喜歡而去討好,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便那可能會造成關係的不愉快。學習面對不愉快,學習接受“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這事實。

曾經,我覺得我存在的價值就是:別人需要我 and 我可以幫助別人。現在,我覺得我存在的價值是: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我,這世上沒有人會跟我一模一樣。我喜歡輔導,我繼續學習。我喜歡自我成長,我繼續進修。我喜歡客服,我努力提供服務。我喜歡烹飪,我繼續下廚。

就這樣,我的價值就在無形之中建立下來了。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就會發現你找到了你的價值,而這一份價值不應該受別人所影響,而且更會是快樂的來源。

我想,我似乎找到了,繼續摸索和探尋和發展中,那你呢?找到了嗎?

20160725 BRT

20160725

今天要前往醫院複診,為了避開塞車和找停車位的困擾,我決定搭BRT去。BRT是一款擁有其專門行車橋的公車,是特別建在比公路高的空中,只有在Sunway區域,停靠的站有限,價錢也不菲,不過剩下了時間和找車位以及塞車的煩惱,我個人是覺得值回票價啦~



話說,如果我上班可以用公共交通,我一定第一個搶著去坐,而且坐在公共交通上,我可爭取了不少時間可以看看書看看手機看看人生百態呀~

今天,我從走出家門那一刻開始,整個人異常的興奮,有一種回到大學的感覺。搭手扶梯上去行車橋,投幣買票,等車,上車,到站,下手扶梯,走進醫院。我整個人都是亢奮的,哈哈~難怪量體溫的時候我有點微發燒,實在太興奮了,哈哈哈...

我絕對是主張使用公共交通的人~可惜的是,我現在的工作地點並不在BRT或LRT有停靠的地方,嗚~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20160724 教育還是羞辱

20160724

尋找咖啡的途中,遇上一個so call對自己產品非常有自信的咖啡廳老闆。

那是一間很小的咖啡廳,我記得我第一次的時候老闆說“咖啡都賣完了”,所以我就摸摸鼻子離開了。而這一次我進門就問“咖啡還有嗎?”,接下來就是我個人覺得很詭異的對話:

我看著牆上的三種咖啡豆的名字,有點陌生,我都不認得,所以問:“你有巴西的豆嗎?”
老闆:“沒有”
我:“那有什麼是苦而不酸的豆?”
老闆:“苦?咖啡根本就不應該是苦的。我這裡都用很好的咖啡,不可能苦的。”
我有點錯愕:“呃...”
老闆:“你只是要找一杯很~普~通~的黑咖啡是嗎?” (“很普通”三個字還給我拉長音)
我有點不爽了,所以不出聲。
老闆:“如果你只是要找一杯很普通的咖啡,我這裡沒有。我這裡都是用很好的咖啡豆,你可能不會欣賞。”
既然如此,我就離開了。

或許這世界上有不少人不懂得怎麼欣賞so call很好的咖啡豆,但是身為一個開店做生意的老闆,這是你對待客人的態度嗎?如果咖啡是你的passion,那麼為什麼不可以好好的教育不懂的人?如此的傲慢真的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咖啡嗎?

離開咖啡廳的那一霎那,我有點覺得被羞辱的感覺,但是冷靜下來想了想,我覺得那是自己所下的定義。畢竟,我覺得應該覺得羞恥的不是我,而是開店卻不顧customer service的咖啡廳老闆!

20160723 生日快樂

20160723

今年的生日過得平凡,吃得也平常,心裡卻是如此的踏實。雖然吃了3次蛋糕,卻沒有吹蠟燭,也沒有特別去許願,一直到第二天才猛然發現自己忘了許願,趕緊對天許了願,希望可以成真吧~呵呵~

既然平凡,那就不多話,用圖片說故事吧~



媽咪請客吃意大利餐,有牛排,凱撒沙拉,蘑菇湯,還有無限供應的麵包。yum yum~吃得肚子都漲起來了。


爸爸請我吃的綠茶蛋糕,是我們家的“常客”。



GSC請我看電影,我選了愛麗絲夢遊仙境2,雖然沒了Tim Burton,但是看看Johnny Depp和愛麗絲的幻想,也不錯。



自己送自己的禮物:海賊王Nano Block。不過買了之後卻還沒抽出時間拼,成品要等以後再分享了。



這是我生日的第一片蛋糕,是我最愛的 Rum & Raisin 口味的千層蛋糕,特別喜歡Rum的香味。



這是生日的第三片蛋糕,是一群因為工作而認識的朋友,想給我意外驚喜,卻被我時準時不準(而這一次又特別準)的直覺所識破。



好久好久沒有收到實體卡片了,這一張來自Honda的卡片顯得特別珍貴,而且設計也很不錯。



生日當然不能少了我愛的咖啡,雖然味道是”行貨“,不過香味濃度都非常到位,算是很完美的啦~



在喝咖啡的時候,跟好友玩起了積木,嘴上一直說“要倒了要倒了~”,但是我們還是聯手把積木疊到了30層,真的不自覺的想給自己拍拍手。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很切實的感受到我自己的“冒險精神”,還有“不認輸”的“隱藏性格”,呵呵~

看看中間那一節根本就是一條橫一條直的搭著,搖搖欲墜的,卻還是疊到了30層,耶~~~~



這是其中一份生日禮物,有一小段故事的:話說有人說我的短髮形象跟卡通人物Dora非常像,因此這位送我這份禮物的好友就開始叫我Dora了,連禮物也是..........



我必須要承認我真的很喜歡收到實體卡片/書信的感覺,握在手上,讀著對方親手寫的字體,感覺特別真實。謝謝你的生日卡!



我不否認我是個吃貨,生日除了吃蛋糕和大餐,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才是最重要的!Sambal羊角豆,我可以吃完一整碟飯了!



超級實用的一份禮物,絕對是讓我想學好日語的決心再打了一支強心針,謝謝了,親愛的!muack!



今年的生日,我有三個願望:

一,我希望自己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二,我希望自己快快樂樂。

三,(靜音)- 人說第三個願望不能說出來 -


最後,要謝謝所有送上祝福的朋友們,我希望大家都可以開開心心的。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20160722 游泳

20160722

從小,我就喜歡游泳。喜歡在水裡沒有重量的感覺,喜歡把頭埋進水裡聽不見世界上的聲音的感覺。喜歡躺在水面上看著天空發呆。喜歡在水裡來回不斷游動卻不會流汗的清爽。

慶幸的是小時候我有上過游泳課,蛙式,自由式和仰式都學到了,讓我如今可以在水裡自在的游來游去。最可惜的是這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運動,不像跑步,可以穿上球鞋之後在住宅區裡跑,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如果有點閒錢還可以加入健身房,更是風雨無阻。游泳需要有服裝(泳裝泳鏡),也需要有特別的地地點(泳池),那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運動。加上女生還有經期需要避開,更是難上加難了。

以往有出差的時候都會盡量找有泳池的酒店,也會盡量抽時間去游泳,享受一個人的時間。如今沒有出差了,就更加少了機會。

今年生日,我拋下了“想太多”,就給它跳下水去了。

謝謝自己願意拋下“想太多”。
也,謝謝你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