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20170702 舞台劇「塵光」觀後感

20170702

首先,我刻意先不去讀素人作家大潘的《111封寄不出去的情書》,也刻意避開了「塵光」所有的報導,因為我想帶著全空的杯子進去看劇,看導演和演員們要怎麼樣渲染我心裡的這張白紙。

準時開場,我一進去才恍然發現自己買了一張前面第三排的正中央座位,面對著空盪盪的白幕舞台坐下來不久就開始看見有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好多個演員一個個地冒出來,他們都很專注的在清理地板,有用布的有用掃帚的有用拖地棍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很用力很認真的在擦地。

話說,坐我身邊的兩位男士一入場就漠視台上的演員,大聲談論買屋子的話題,還大聲的問“開始了嗎?怎麼沒有關燈?”,讓我差點想回頭瞪他們,拜託!來看劇可不可以有點品德啊?想聊天去外面聊啊!(氣呼呼)

可幸的是我的情緒沒有被兩個沒品的人影響太多,因為在前面那段感覺似乎很漫長的鋪張,讓我感覺到心裡的張力,這就是當劇中的那個“我”一說到“廣東義山”的時候,我的鼻子就酸了,雖然眼淚還沒流下來,但是情緒已經起了漣漪。

接著,看到劇中的“我”跟情人之間平凡卻又情深的相遇相愛。那一段精彩的“我想和你做”,每個人的台詞聲調表情動作都那麼的到位,那麼的赤裸那麼的放得開,看得我面紅耳赤,人都熱起來了。而兩人到最後的“煮麵給你吃”卻也帶出了情人間除了激情之餘所有的溫馨。我的嘴唇微微往上揚,這樣的弧度正好接住了眼淚。

因為,我的情緒就在他們訂愛情合約的那一段崩堤了。漣漪早已變成了漩渦,眼淚就這樣悄悄地滑下臉頰,那種悲痛並非像排山倒海的兇猛,但卻是一小粒一小粒的水分子慢慢慢慢的滲透進我身體的每一個毛孔,不會讓我無法呼吸,卻覺得空氣越來越稀薄,著實的卻又輕輕的喘了好幾口氣,深怕太大力的吸氣會漲爆了我的每一個細胞。

那段林徽因的詩,更是沾濕了我的半張手帕。如此的輕描淡寫,如此的簡單易懂,卻又那麼的深情款款,那麼的刻骨銘心,彷彿這世上再也不會有如此美麗的愛情。最後那一句“只是愛了”,我腦裡充滿了酒精,一陣陣的暈眩,如果我現在得站起來走路大概也沒辦法走直線了。

當場景再次回到了醫院,劇中的“我”說著笑話,情人就這樣倒在他懷裡。律師宣讀遺囑,家人面對著觀眾席說出那些殺傷力無比大卻無不真實的話,就因為我的座位非常靠近舞台嗎?我怎麼感覺他們正對著我說的呢?我再次崩潰。是啊~那些都是真真切切的事實,也就因為太真實了,就像一把小刀一般用很緩慢很緩慢的速度推進胸口,血泊泊的湧出,只是這些都只是發生在體內,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只有痛的感覺如此的立體。

劇中的每一個“我”敘述著他離去的過程,每一個“我”都做著失去後會做的事,往嘴裡塞食物,抽煙,啜泣,環抱著自己,無聲的掉淚,還有大聲的唱歌到哽咽,最後全部倒下,在海浪中緩緩的翻滾。情緒是不是也像大海的浪一樣,一波一波看似有規律卻又毫無定律可言?這時逝者說出了他的不捨。我的眼淚沒有停過,喘息也沒有間斷過,心跳卻逐漸的慢下來。

就這樣說再見了,這一句再見已經不能再見了。這時,劇中前面提到的“我要比你先死”再次在我耳邊響起,一遍一遍再一遍。曾經,也有人跟我如此說過,那時候聽起來覺得有點甜甜的,後勁是酸的。而,今天看著劇中的“我”的愛情故事,這句話反而是沉重的,重得連頭都快抬不起來了,只想趴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仿若一動,體內的血就會在眼耳鼻耳口裡流出來,不!是噴出來。

全劇終了,我還坐在原位傻傻無法動彈,腦袋裡一片空白,就這樣嗎?就這樣告別了嗎?人生的終結真的可以這麼草率嗎?為什麼?為什麼無法長相廝守?為什麼?

待我收拾好心情回過神來,劇場已經空了一大半了。走出去的時候刻意放輕了腳步,擔心自己沉重的心情會踏穿了劇場的地板。經過門口看見了導演楊國忠,他問:“怎麼樣?”,我直接的回了一句:“是要哭死誰啊?”,他笑了,口裡重複地說:“淡淡的就好”,隨後給了我一個擁抱,這一抱雖然不緊也不用力,我的眼淚又差點被擠出來了。臭楊國忠!我已經多久沒有這麼哭過了,但是我卻無以反駁,因為確實是淡淡的憂傷呀~

嗯...回家寫了這篇文章的時候,胸口還是隱隱作痛,原來情緒還在呀~我一直不知道如何面對生離死別的人生課題,然而這90分鐘就逼著我去面對了。我想,等到有一天我真的變成了劇中的那個“我”的時候,我的情緒還可以跟劇中的呈現方式一樣唯美嗎?

噢對了~說到呈現方式,我想特別提一提的是我特別愛這種劇情呈現的方式,每個演員都是劇中的“你我他”,但卻也都不是。大家都沒有固定的角色,走著走著,你就是他,他就是他,他也是我,你也可能是我的心底話,他也可能是你的心底話,我也可能是別人。放心!一點都不會混亂,反而將劇場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就是電影達不到的境界。而且每一幕,只要有站在台上的演員都在演,聚光燈不只一盞,而是全部都照得到。我喜歡這樣的安排,雖然有點目不暇給,但是我會選著看我想看的“人”。就像那一幕一排人做著失去之後會做的事時,我有意無意的避開了唱歌唱到哽咽的劇中的“我”,因為那個痛好大聲好強烈,我招架不住。反而我偏愛那個流著淚靜靜啃著麵包的“我”,還有那個紅著眼眶抽煙的“我”。我想,我大概是習慣了安靜的悲傷。

~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林徽因 〘愛上一座城〙

1 則留言:

  1. 妳的觀後感很有畫面...
    以後我去KL,如果有劇場表演,我也想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