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Passengers』觀後感

20161231

2016年的最後一天,我去看了一部有一點點浪漫,不太符合邏輯,卻道出一點點人性的電影。但是,因為是年終,我還是別這麼憤世嫉俗吧,放下既有的邏輯,好好的享受這一天吧...我覺得每次跟太空有關的電影總是那麼的孤單和無助,這一部還算有點愛情和友情的成份,可以綜合一下下。

故事發展是在一艘太空船上,5000多人在休眠的狀態之中送往新世界,而男主角因為一顆隕石(很不合邏輯的情況之下)而提早了90年被喚醒,孤單地生存著一年,因為忍受不住孤單寂寞而自私的喚醒了心儀的女作家(也就是女主角),本想甜甜蜜蜜的過完餘生。事情總不能如願(不然電影怎麼繼續?)接著就上演了一場大拯救,然後就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大團圓結局。

電影裡有不少其他電影的影子,比如說The Martian ,Garvity,甚至Titanic。不過,外太空的漂亮星空(特別是那個看得到星空的游泳池),太空船裡的設備(籃球場和跳舞機),酒吧的機械Bartender(還可以聊天對話,說說人生大道理),還有最後高潮迭起的大拯救,整個劇情的安排都算是精彩的。

我想說的有:

一,有些事一個人做會很孤單,兩個人做竟是如此的甜蜜。

男主角一個人漫遊太空,看遍宇宙的漂亮,卻因為一個人玩厭了太空船裡的所有娛樂而差點厭世。在太空中無引力的漂浮,是多麼的孤單寂寞,甚至淚流滿面。後來因為喚醒了女主角,一起攜手漫遊外太空的那種甜蜜幸福,是很大的對比。甚至讓觀眾跟男主角一樣暫時忘記了他的自私,也跟他一樣以為那會是幸福的開頭,並且可以持續下去。

原來,人類真的是群居動物。有些事或許需要一個人去完成,但是有些事兩個人一起手牽手去做會更有感覺。

PS:同時也帶出了,男人是視覺動物,一眼看上女主角,掙扎了許久還是決定喚醒女主角。女人果然是感覺的動物,朝夕相對愛上了男主角,再恨(還打了他一頓),最後還是不捨得他死去。

二,自私的人性

雖然電影沒有著墨太多,但是在男主角掙扎要不要喚醒女主角的時候有稍微的帶到了,也藉由後來醒來卻很快就逝世的太空船船員的口中帶出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概念。

但是從這個自私的人性之中,卻也帶出了另外的一個訊息:

三,活在當下

如果,需要在沒有人的孤島上度過你的餘生,你要繼續怨天尤人嗎?還是要好好活著?如果你什麼努力都試過了都還是於事無補,那麼你要怎麼過你的一生?

男主角選擇了喚醒女主角,心裡難免有愧疚,但是卻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可說是夢想成真。後來也向女主角坦承了自己的自私(很美國式的勇於認錯)。後來的後來也因為不要整個太空船的人一起斃命而差點犧牲自己(雖然有很多不合邏輯的情節,比如說:隕石居然射入太空船中,還有他明明窒息了都可以救得回來等等,但是我們都姑且放在一旁吧~)拯救了5000多人。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活在當下”。

這是男主角的部分,女主角的部分,讓我看到:

四,如果有一天有個人幫你選擇了你的命運,你該順應宿命嗎?怨天尤人的過完接下來的下半輩子嗎?還是好好活在當下?

女主角本來一心想要前往新世界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些新際遇,然後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idea寫書。卻在發現自己的命運是被男主角“人為”的提早89年結束休眠而醒來,她痛苦不已,責怪男主角自私自利,甚至對男主角大打出手。然而,這卻對她的人生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陷入了憎恨的痛苦。

後來,她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愛這個男人,甚至害怕這個男人死掉(究竟是因為愛而害怕這個男人離他而去,還是害怕一個人在太空船中過餘生呢?我們還是別去討論吧~)。這麼巧,她得到了一次“選擇”的機會,選擇進入休眠狀態而繼續她原本的計劃呢?還是要順應男主角為她做的選擇?...你猜猜看她選了什麼?

五,再次要提到的是:人,果然是群居的動物。要一個人過90年確實是好可怕的事情,我想我也會有想自殺的念頭吧...而且還是死在外太空裡,多麼浪漫的事呀!?

然而,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真的是你想做的選擇?還是你覺得自己別無選擇?我覺得,我們都不是別無選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了“沒有選擇”這條路,才會這麼覺得。

今天如果男主角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電影當然不可能這麼演,這樣下去就沒戲唱了咩~),那也是男主角的選擇,也就不是別無選擇了。

嗯...雖然說要感恩我還有看電影的“選擇”,我還是要小小吐槽一下下那些不合邏輯的事:

一,一艘幾億美金的太空船怎麼可能被一顆隕石給毀了?

二,人只要缺氧3分鐘應該就回天乏術了,怎麼男主角在外太空被拖回來還可以被女主角半拖半拉的上了治療台,還可以救得回來呀?

三,太空船的火應該是非常高溫的,男主角被火這樣沖個半天都還可以活著,是超人的狀態了吧?那件太空服是不是也太猛了?

四,既然船艙的設計是讓人們提早4個月醒來,那麼裡頭的食物和飲料應該是有限的吧?怎麼可以供應男女主角這麼久呢?(不過最後那幕他們好像有開始耕種一些植物)那氧氣咧?水咧?陽光咧?

五,男主角小小一個技工,居然可以修理高科技的太空船?

嗯...我是不是有點over了?哈哈哈...總的來說,我是覺得我看了一齣不錯的電影啦~(還是要兜回來)不過,說到最後那一幕,其他人在“正確”的時間醒來的時候看到的是佈滿植物的大廳,還有機械人在收割植物(不知道是番茄還是蘋果),畫面是很happily ever after的。


資料來源:
http://www.fortressofsolitude.co.za/2016/09/passengers-movie-trailer/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SING』觀後感

20161228

基於這整週都忙到至少晚1小時才下班,昨天我刻意的買了6點40分的電影票,逼自己準時下班。雖然趕得我氣喘喘,但是可以準時下班,8點半就看完電影回到家的感覺其實還蠻爽的呢~哈哈...

OK,回歸正題:這部以動物為主角的動畫,我只能說平平無奇了無新意,不太像給小孩看的,也不太像給大人看的。不過動畫裡的美聲好歌連連,算是多少值回票價。

故事情節很一般,先是落魄,然後新點子,然後潦倒,然後被鼓勵,然後翻身,最後就找到財主完美句點。裡頭打了“親情”和“勇敢面對自己”兩張牌。

無尾熊先生勉強經營差不多快倒閉的劇場,從充滿希望,到希望破滅,到後來被激勵,最後完美結局,帶出的是“只要努力必能成功”的正面訊息。同時也有帶到無尾熊父親為了他小時的願望而以洗車賺錢為兒子圓夢的親情式的偉大。

大象妹妹本來很內向,即便家人都全面支持和鼓勵,卻還是一上台就怯場無法發揮歌唱魅力,到後來被激勵到在台上載歌載舞完美表現自己的能力,又是一個“有志者事竟成”的正面訊息。

豬媽媽毅然放下25隻小豬(我沒記錯吧)和家務,去實現自己的歌唱夢想,從害羞害羞的不懂得跳舞,到後來穿上閃亮的舞衣在台上大放異彩,超級吸睛的,再來一個“別因為生活的瑣碎而忘了自己的價值”的正面訊息。

刺猬美眉因為迎合男友而淹沒自己的才能,在失戀的悲痛力量之下,發揮自己作詞作曲的才華,在台上唱得淋漓盡致,更是一劑“只要你想做沒什麼是做不到”的強心針。

還有,沒有什麼信心的黑猩猩弟弟,因為喜歡唱歌而跟罪犯爸爸鬧翻,最後爸爸長途跋涉的跑來給他一個支持的擁抱,絕對是一個“家人是你永遠的擁護者”的正面訊息。

就這樣,在許多的美聲和好歌中,大家都勇於面對自己,大膽發揮才能,在那個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讓動畫畫上了完美的句點。結束。

是不是有100千的獎金似乎已經不是這麼重要了(除了那隻小白鼠“紳士”之外)。你,是不是也認同呢?(話說那隻小白鼠後來也找到了真愛嘛~而且還是在舞台上排除萬難的演唱,還是很正面的嘛~)

有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點:

一,豬媽媽為了兼顧家裡,靈機一動發明了機關打理家裡,還可以一一照顧孩子和豬丈夫。

二,無尾熊先生為了籌錢開始效仿爸爸替人(動物?)洗車,居然是穿著泳褲全身沾肥皂泡沫在車上抹,而他的好友羊富二代也下海幫忙用身上的羊毛將車子擦乾。

三,200多歲的老員工變色龍奶奶的假眼珠常常彈出鬧了不少笑話,送咖啡的時候會在半路會因為口渴而喝掉,或者緊急關頭打噴嚏,或者教鋼琴教到一般呼呼大睡等等。(這個假眼珠的梗讓我想起電影Pirates of the Caribbean裡的一位海盜)

好啦~別太苛刻的話,這一部動畫還算可以啦~


資料來源:

http://www.traileraddict.com/sing-2016/poster/1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你的名字』觀後感

20161210

從看了預告片之後就暗暗下定決心非看不可的日本動畫,我今天總算看到了。而且還長途跋涉的去到了一年沒去一次的谷中城看,算是誠意十足,哈哈~

我是第一次看新海誠的電影(動畫?),不知道裡面他有沒有加入曾經作品的元素,但是故事主軸並不是陌生的元素,簡單一句就是時空交錯的愛情,好萊塢的電影也早用過無數次了。只是這一次的敘事方式有點跳耀式,一下男主角一下女主角,但是我個人覺得不難懂(不需要用太多腦力),因為要到很後面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住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不過幸好沒有太錯亂。

動畫的一開始是用旁人的反應帶出男主主角的靈魂交換,讓住在小鎮卻想去東京生活的女主角與就在東京生活的男主角交換靈魂,而且還是一下換來一下換去,兩個人還可以透過手機來溝通。動畫裡沒有太多的旁白交代這些交換,只是用主角的聲音和旁人的反應,就輕輕的帶到了。

到中間才發現原來兩個人不只是靈魂交換,還跨越時空。到尾聲才發現原來這一切的安排是為了讓全鎮的人逃過一場彗星墜落的災難,果然少不了日本人的精神,在小我的愛情之上有著大我的拯救世界(全村人),兩個人努力的在彗星撞上來之前忙了一場。不同於一般電影的設定,歷史被改寫了。但是兩人也忘了彼此的名字。就是如此,兩人不知不覺產生的情愫變得特別有味道。

可惜的是每一次的交換以後會讓記憶變得模糊,連對方的名字都不會記得,猶如一場夢,於是本來是開始一段關係的一句話:“你的名字?”,變成了最浪漫的一句話。

動畫裡的畫面很漂亮,風景都像真的一樣,鏡頭的設計也比照電影的真實,非常細膩,非常到位。感情的部分更加不在話下,男生變女生,女生變男生,多少有些笑話,卻又這麼的真實。我個人特別喜歡兩個人在不同空間相遇的那幕,寧靜的湖是背景,兩個人釐清了一些事,卻還來不及寫下彼此的名字就消失了,跌落的馬克筆讓我的心也有掉落跌碎的感覺。這樣,帶出了男主角在女主角手掌心留下的“我喜歡你”,更是甜到骨子裡了。

另外,女主角去找男主角的時候,男主角還不認識她,她一整個心碎(還剪斷了髮),留下了綁頭髮的結繩,男主角居然當成護身符綁在手腕上,我覺得就像月老的紅線一樣,牽著兩個人的感情...也在後面帶出了男女主角的邂逅。

而遲鈍的男主角一開始還沒發現自己愛上了“最親密”的女主角,反而由他本來暗戀的前輩說出“我覺得你有喜歡的人”讓自己醒悟,不像女主角這麼敏銳的發覺自己的情感,還毅然的搭車去東京找男主角。

我本來以為是一部輕鬆的愛情動畫,看完之後卻覺得心裡掉了些什麼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卻久久散不去,就像男主角說的“我好像想要找些什麼,但是是人還是地方”,就是說不上來的感覺。有點空空的,卻有點滿滿的。最後兩人擦身而過,男主角鼓起勇氣問了一句“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你”,兩個人就這樣相視而掉淚,再問“你的名字?”,讓我心都揪起來哦~真虐心啊!人生中有沒有一些時刻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在找些什麼,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就是那樣患得患失的感覺,而又有多少人還繼續堅持呢?又有多少人這麼幸運在電車開動的時候遇上了那個似曾相識的那一個人?

電影結束之後,我也想看看自己的手腕上綁的紅線連接到誰的手腕上,我又還記不記得他的名字呢?

啊~還有,當有災難預言的時候,你是相信還是不相信呢?